跨粤山海,援藏归来!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这位“战士”援藏一年后这样说——

时间:2024年08月15日     来源:综合发展部
 

本网讯(文、图/综合发展部 何跃编辑/综合发展部 何跃)2024年是广东省对口援藏30周年,医疗援助是其中重要一环。近日,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大铲社康中心主任蔡永康同志圆满完成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龙乡卫生院为期一年的医疗援藏任务,返回深圳。

凭借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蔡永康同志用驻藏一年的努力,让察瓦龙乡群众看病更便捷、诊疗更规范、医疗体制更完善,为当地医疗卫生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赢得了当地群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也为深圳的援藏事业添砖加瓦。

202408160958187850.Jpeg

202408160958189274.Jpeg


环境恶劣底子薄,团结一心一一击破 

作为2019年曾参与过医疗援疆工作的一员,蔡永康深知西部地区医疗人才紧缺、群众就医难等现状。2023年7月3日,他主动申请参加深圳市第三批柔性医疗援藏工作,来到6000里之外的西藏农牧区,对口支援察瓦龙乡卫生院。

察瓦龙乡山势复杂、位置偏远,出现危急重症后转院难度大,患者常因此而耽误治疗甚至失去生命;由于技术人才短缺,医院几年前就配备的DR等设备一直闲置,很多疾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当地医院无高年资医生、年轻医生缺乏经验,群众看大病要去8小时车程之外的县医院。针对这些棘手的问题,蔡永康逐步深入,一一击破。

家门口抢救危急重症,与时间抢人。蔡永康用自己丰富的从医经验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救援时间,也挽救了一条条生命。去年8月,当地一位男性建筑工人不慎被割破手腕,导致动脉破裂,喷血达半米多高,并出现休克。蔡永康判断患者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他立即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急救,及时专业地抢救为转院争取了时间,最终与“死神”抢人成功。

而像这样的紧急抢救工作是常态。一年来,他参与了多起重大交通事故现场救援工作,成功处置并转运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及急性胰腺炎等急危重症患者30余人。

202408160958180818.Png

202408160958185132.Jpeg

设备重启少误诊。面对设备闲置的问题,他多方协调重启DR设备,指导本院医技人员学习分析DR报告。自2023年11月设备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共完成DR检查400余次,极大地提高了察瓦龙乡卫生院的诊断能力,有效减少了误诊的发生。

“传帮带”授人以渔,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蔡永康按照“传帮带”要求,着力提高当地医生的独立诊疗能力。他通过归纳分享典型案例、“以案促教、边治边教”等方式全方位传授院前急救、全科诊疗、慢病管理等技能。2名重点培养的医生现已能够熟练掌握当地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使得当地群众在家门口的卫生院就能够享有就医保障。

202408160958187260.Jpeg


推医改重预防,深化医疗帮扶成果

受察隅县卫健委邀请,蔡永康还深度参与了当地医改工作,把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带到当地,推进察隅县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工作。他参与制定的绩效分配方案得到了察隅县委、县政府、县卫健委的采纳并予实施,为当地卫健委考核基层卫生院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除了日常诊疗工作之外,蔡永康同志还积极推进疾病防治工作,开展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预防保健能力。

202408160958180481.Jpeg

202408160958183642.Jpeg

202408160958186745.Jpeg

202408160958191074.Jpeg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延续藏粤情深

援藏生活也是对蔡永康自身的考验,天气恶劣、高原反应、饮食习惯差异、救援现场往往是悬崖峭壁……他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克服一切困难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援藏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他也将和下一届援藏接棒的“战友”交流经历、经验和心得,持续弘扬援藏精神,为中央援藏工作30周年绽放属于医疗援藏人员的光芒。

蔡永康的援藏工作不仅获得了当地人民群众和医生们的“点赞”,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中共察瓦龙乡委员会授予蔡永康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共察隅县委员会、察隅县人民政府授予蔡永康同志“优秀援藏干部人才”称号。同时,在援藏期间,南山区卫健局领导代表远赴西藏对蔡永康同志表示慰问,并向他授予南山区卫生健康振兴纪念章,以表彰他在援藏工作中的突出表现。

202408160958199780.Jpeg

202408160958193185.Jpeg

202408160958195445.Jpeg

202408160958190493.Jpeg

欢迎援藏归来仪式上,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总院长张飞对蔡永康同志克服困难、圆满完成援藏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这是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与西藏人民深厚情谊的又一见证。希望有更多同志以此为榜样,继续发扬不怕苦的奉献精神,接续藏粤情怀,书写高质量援藏答卷,为更多需要帮助的地区送去健康和希望。

 

稿件编号:24003

2024年8月15日